-
- 生态林茶基地:五华县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-
- 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:加快打造“田园综合体”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
- 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:加快打造“田园综合体”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
-
- 政府和企业如何落地田园综合体?
- 政府和企业如何落地田园综合体?
-
- 【热烈祝贺】五华县电子商务协会成立!第一届执行委员会有哪些“大咖”?
-
- 油茶栽培的环境条件要求
- 气候条件:油茶性喜温暖、湿润的气候,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4-21℃,1月平均气温3℃以上,7月平均气温28℃以下,极端最低气温-10℃,≥10℃年活动积温1500-5000℃;年降水量1000-2200mm,降水集中于4-8月;年日照1800-2200h,无霜期200天以上。
温度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其中对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的影响最大。油茶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为27-29℃,花期最适温度为14-18℃,如果温度不适宜,则会降低花芽分化率和坐花坐果率。
油茶是喜光树种,苗期和幼树期有一定耐荫性,但成林后,要求充足的光照。油茶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严,但在8-9月果实生长发育期间,雨量充沛、均匀,立地水分充足,有利于果实生长和油脂转化,开花期间降水过多,则不利于传粉受精,加剧落花落果。民谚“七月干球,八月干油”指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土壤条件: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黄壤和红黄壤生长最好,黄红壤和红壤次之。生产上应选择PH值5-6的疏松、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、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,或砂质壤土条件下栽培。油茶是嫌钙植物,不能在中性土和钙质土上生长。
地形地貌条件:海拔、坡向、坡位、坡度等条件,对油茶生长发育有间接的影响。山地阳坡油茶林的生长量、果产量、含油率等性状均较阴坡的油茶林要高,且花期提前,果熟期早;下坡的油茶林,其长势、产量等,均优于上坡;坡度宜缓,超过25°则生长不良。
-
- 油茶文化
- 茶油是从油茶树(山茶科)果子中获得的,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。秦时称甘醪膏汤,汉末称膏汤枳壳茶,唐代始称油茶,沿用至今。根据公元前三世纪《山海经》记载“员木,南方油食也”这里所说的“员木”即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。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,也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料种之一,在我国种植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,被誉为“东方橄榄油”。历史上,山茶油曾经是“皇封御膳”用油,据史料记载:用小米面为原料,配以杏仁、花生米、海带丝、豆腐丁和调味品、茶油,是宫廷的御膳食谱,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价的象征。
楚汉之争,汉高祖刘邦受伤至武陟,食之伤愈体健,遂封为“宫庭御膳”。
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食后,曾为油茶赋“芳香滋补味津津,一瓯冲出安昌春”的诗句。清代雍正皇帝到武陟视察黄河险工,知县吴世碌以油茶进奉,雍正食之大喜,称赞“怀庆油茶润如酥,山珍海味难媲美”,并传旨广开油茶馆,油茶由此盛名远扬。
相传慈禧太后和珍妃都爱用茶花籽油来护理肌肤。
宋美龄每晚临睡前,必叫特护用山茶花籽油给她面部和全身按摩一遍,肌肤红润。
在海南,自古以来有饮酒前先空腹饮少量茶油的习惯。
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欧阳修因政治上的分歧被贬滁州(今安徽滁县)时,自号醉翁,专事农事,拓园广植桑、花、果树木,其中不乏油茶和牡丹,并写下了著名的《醉翁亭记》、《卖油翁》和《洛阳牡丹记》等著作。也是较早推崇家乡茶油的名流之一。
元朝的刘鹗在游历期间,结交甚广,皇庆元年(1312年),任扬州儒学录,后征召掌教河南、东坡、安阳三书院,四年后返乡,辟园5亩,载油茶、桑、橘等果品以千计,可见一代名儒对家乡茶油别有一番的青睐。